查看原文
其他

在美国陪读的那些美好和焦虑

怀旧的Sophie Sophie在美国 2020-02-19

点击上方“Sophie在美国”关注我。


Photo by Nine Köpfer on Unsplash


Sophie写在前面: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普通的故事,既没有狗血也不励志。但是如果十年前的我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内心会少很多纠结,当然生活就会幸福很多了。这么一想,也值得写出来,毕竟每年有很多像我这样到美国陪读的人。她/他们或者刚刚大学毕业,或者已经有稳定的工作,另一半在美国读书,她/他们也随之飘洋过海,手持F2签证,不能工作,也不能上学。像不像纪录片开场?


答辩


2009年夏天我博士答辩,那天发生了两件事情:Michael Jackson去世;港大建筑学院钮鲁诗楼和图书馆之间的那棵大树也被砍了,因为虫蛀多年,说不定哪次台风一吹就倒了伤到人。


这棵大树就像我们的朋友,树下总有三三两两在看书或者等着跟朋友见面的同学,因为树就在我们上课的楼下,我和同学们有时候会坐在大树下山南海北的聊。还有一次林志玲在大树下演讲,讲了什么已经忘了。


答辩的地方是一间平时不用的教室,里面感觉灰暗,灰尘满布。答辩中被问到的具体问题现在只模模糊糊记得,倒是大树被砍了和Michael Jackson去世,挺让我唏嘘的。从网上找到一张图片,这丛棕榈的前世就是棵参天大树。



陪读


答辩完之后我就到了美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也不知道前方等着的是啥。早就知道拿得是陪读F2签证,不能工作也不能读书。陪读就是陪着来读书嘛,当然不能干别的。那时候“开心网”正红,于是就经常在网上跟同学老朋友一起种菜啥得,好像也挺美好,还在

大学城那里开垦了一块地,种了各种菜。


我一个朋友以前是在新加坡做记者的,来美国的时候特地跑到那个大农村看我,后来跟我说,Sophie你过得好像老人生活啊,种菜,还经常看个夕阳啥的。


博士毕业之后有人去教书,有人去业界工作,飘扬过海追随夫君也是一种。那时候跟家里打电话,我爸说,你要找工作啊,不能在家里闲着。开始我还跟他解释签证的事情,后来都懒得说了。


那时候我能全心拥抱这种生活就好了,但更多的是焦虑(你都博士毕业了,还整天待在家里啥都不干)。就好象一下到了旷野,四顾心茫然,不知道要去哪里。现在多希望多一些自己的时间,恨不能一天过出25个小时。


Photo by John Westrock on Unsplash


现在回头看,觉得好多事情都特别的美好。


种菜:我自己手工清理了一块地,第二天开着车翻地的老美都震惊了,赞我是tiger.


在学校参加法语课:一起上课的老人家邀请我去他们家过感恩节,(虽然我没去,因为已经有安排)。这种在异乡收到的邀请,今天想来还是很温暖。


参加朋友的DIY婚礼:朋友太有才了,婚礼自己策划,主持人和摄影师都是同学朋友,各种婚礼用品自己做,自己的老师牵着新娘入场。新郎同学讲了自己当年追新娘同学的故事,特别有意思,新郎同学太有眼光了!后来很幸运得跟有才的新娘成为好朋友。


跟朋友一起做饭:第一次看到一个跟我年纪差不多大的姑娘可以做出那么好看又好吃的包子,到现在我都做不了那么好。以前在香港读书,住在学校宿舍,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饭。到美国看到不少人可以操办爬梯,我赞叹不已。今天我也练就这个本事了,人都是潜力无极限,挖一挖就有惊喜。


见识了朋友的自制化妆品收藏:一抽屉的各种眼影,腮红啥的。很多是自己熬制调色的,当时我赞叹不已,大开眼界。哎,今天我还是不会化妆。


教中文:我的学生马克已经50多岁了,他跟太太从中国收养了三个女儿,为了能跟女儿交流,他自己开始学中文。当时他已经可以跟我进行中等程度的对话。


备考CFA: 天天骑着自行车去医学院的图书馆看书,骑着车穿过田野的感觉特别美好,但是后来CFA没考过。。。即便如此,学习到的知识对我后来读金融硕士帮助很大。


做义工:那年的最后一天,我到当地大学城的儿童博物馆做义工,仔细学习了怎么组织儿童活动,里里外外看了儿童博物馆的设计。


更不用说打网球,游泳,瑜伽,喝酒,沿着湖边骑自行车那些自在的事情。


叮当猫快出来,帮我穿越回去吧~~~ 回头看很美好,但是身在其中每天重复前一天的生活,看不清楚将来,更多的是焦虑。刚来的时候还不会开车,周末去买菜也变成了一件很让人高兴的事情。所谓“好山好水好寂寞”就是这样吧。


搬家/偶遇


冬去春来,中部农村待了一年,第二年夏天我们就搬到了大华府地区。


搬家稳定下来一转眼就到了秋天,我真是很闲,想起来应该拍个婚纱照,就去买买提(mitbbs)摄影版,找到了一位喜欢摄影的同学,还拉了两个朋友做灯光师。那天在华盛顿拍照特别特别得开心,一路上都是大家的祝福,在Thomas Jefferson Memorial拍完之后,刚好有一队姑娘从limo车上下来,也穿着白裙子,一起尖叫着,姑娘们通过尖叫表达的祝福让我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怎么不是旁边跟我一起拍照的人呢。。。。哈哈)


那位摄影师同学特别的好,为了给我们拍照,还专门租了镜头。晚上一起吃饭,他说起自己原来是学别的专业,很不好找工作,后来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读了金融硕士,而且有位老师Prof Savickas很好,让自己在他的公司实习,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那时候我闲极了,恨不能去超市当收银员。他跟我说不要去做这些事情,正儿八经得找个工作。因为我一个人都不认识,特别难找工作,通过读书学校会给我一个平台。


读书这个建议,某同学跟我提过很多次。。。


Photo by Desmond Hester on Unsplash


申请


刚啃完一个博士,我对再读书还是有点抵触的,到了第二年3,4月才下定决心,那时候几乎所有的学校申请都截止了。好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还可以申请,不得不说学校太英明了,干嘛要有截止日,一直可以申请不是很好嘛,方便学生,自己也可以多收学费。


决定申请就开始准备考GMAT和托福, 因为港大也是用英语的,所以考试不难。即便如此,GMAT还是花了一些时间准备,为了考个高分有奖学金,我还考了两次。考完托福之后特别高兴,因为终于考完试了,当时我还有两,三个月就要生娃了。


正在我得意的时候,我家领导把我批评了一通,说你考完试还要申请呢,blablabla。后来我在他的鞭策下写了一篇personal statement: 我学金融,为了很有钱,以后办教育。哎,我又被批了。领导恨不得替我操刀,反正结果就是写了一篇没有什么理想的ps。商学院也不是时时刻刻需要理想,最后反正也被录取了,也拿到了奖学金(我给系主任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信)。


重启/感恩


要开学的时候我心理上完全没任何准备。开学之前就是生娃,人仰马翻,鸡飞狗跳的日子。连看邮件的时间都没有,因为刚生孩子,不够睡,上课强度也很大 - 周六一整天,课后作业很多,上课还要随时测验。总之我喂奶之后就立刻回听老师上课的录音,写作业,做项目。上课的时候你干嘛去了?上课的时候真心太困了。。。不信你晚上每隔两个小时起床试试。


能够连滚带爬的读完书,也是得益于很多人的帮助。


公婆和父母: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并且帮助我们照顾孩子。


系主任:提供了奖学金,还让我做他的助教。系主任大部分人都挺怕他,我不多想,做好我该做的事情,也很感恩他给我机会。


系里的秘书和两位高年级的同学:第一年周六上课都是一整天,午饭时间只有45分钟。系里的秘书还借了她的办公室给我午饭时间泵奶,泵奶之后就没时间吃午饭了,高年级的同学(Kathy and Clare)当时也是做零工,帮系里上课的学生安排午饭,非常体贴得把午饭放在秘书办公室门口。


Prof Savickas: 后来跟这位老师也成了好朋友,他说自己的理想本来是做牧师的,后来他妈妈非要让他去做老师。不过他经常给学生解决各种个人问题,所以也算满足了自己做牧师的心愿。


他的课要考试那天,也是我的好朋友一家要海归的日子。我就跟Savickas商量我想去机场送朋友,可以推迟考试吗?他表示理解当即同意。当然我也是尽快的考试,也没有去问其他同学套套题。


其他同学也告诉我,得到过不少他的帮助。


还有系里的其他老师,老师们的专业和敬业让我对金融开始有了真正的了解。


跟我一起上课的小朋友:做项目的时候特别给力! 都很帮我。我跟很多小朋友合作过项目,每次的经历都很好。有一次我跟球藻还有我的沙特兄弟Hassan一起做项目,当时他们为了迁就我的时间就从华盛顿到了我住的城市。我们先是在图书馆,图书馆关门了,换到一家Star bucks,人家打烊了,又换另外一家Star Bucks。是个冬天,当时我穿了一双UGG,到了半夜还是很冷,最后在截止日的12点前交上作业。


或者会觉得为啥不早点计划呢,做项目吧,也不光是为了完成作业,其实是个互相了解和合作的过程,球藻同学技术和专业都特别强,Hassan同学是个自带幽默感的人。大多数老师也不是严格到过了截止日,就没得商量。但是紧赶着在截止日之前做完,也是很有意思的体验。


等等,好像忘了感谢一个很重要的人,此人行事低调,并且开始审查我的文章,为了确保文章不要提到他。(其实我上课很奢华的,每次都有专车专人接送。)


读书第二年的时候找到了在世行做临时工的工作,给两个老师做teaching assistant, 给一年级的回答一下问题啥的。


同时做了三件事情,上学/工作/做助教,真是人仰马翻,那个时候我妈在这里帮我照顾孩子。记得有一次她想做馒头,我内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还是按照她的意思做了,因为她不做,就吃不上饭了,所以我让全家都很忙。


有一次晚上10点下课,压力实在太大了,好像接近极限,我和我的队友就去了一家中餐馆,吃了烧烤,面,辣子鸡啥的,总之点了好多,还拍了一些臭美的照片。后来压力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当时就盼着那段时间赶快结束,结束之后我有个很长的清单要去完成的事情。


大部分同学在八月毕业,我提前修了一两门课,五月就毕业了。忘了当时的考虑,可能就是想早点毕业吧。当然有同学更牛,人家一年就修完了所有的课。


后来呢? 后来的故事就接上了我的另外一篇文章:在国际组织工作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就是这样,时间刷刷得就过去了,每天还是忙忙碌碌,我经常提醒自己慢下来。跟也有陪读经历的朋友聊起陪读的经历,为什么不能享受简单相爱相守的陪读生活。


除了“不赚钱”这个压力之外,我们之前所受的教育和自己的认知都是一路向前狂奔:上学-工作-结婚-生娃-加薪升职。。。,如果是要“停”或者“退”,我们就懵了。


朝闻道,夕死可以!现在领悟也不晚。


Sophie

现居美国华盛顿,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博士,任职于国际金融机构。公众号:Sophie 在美国(ID:SophieUSAstory),主要分享儿童教育,不定期分享职场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